请百度搜索安徽继辉建筑有限公司关键词找到我们!

更多
推荐产品

公司动态

建筑业面临的形势与深化改革问题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7/2/5     浏览次数:    

  一、建筑业面临的形势和基本任务

  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着一个继续发展的良好机遇。这样讲的主要理由: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由主导产业向支柱型产业的历史性阶段发展。历史证明,任何一个产业从出现到完结整个历史过程都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即:基础产业阶段、主导产业阶段、支柱产业阶段,然后又回到基础产业阶段。有些主业由于本身的原因,可能发展不到支柱产业阶段,但建筑业可以说充分地体现了。
  这几个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加快工业化的过程。现在全国的城市化率约在30%左右,下一步国家提出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正是建筑业发展最有用武之地的时机,若我国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到后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则又必然会回归至基础产业阶段。二是目前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有三大力量——消费、基建投资、外贸。在这三个因素中,基建投资仍然是主要力量,这恰与建筑业所需市场相契合。最近,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定,加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目前国家为拉动经济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建筑业密切相关。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1999年基建投资中,建筑业完成的产值约12000亿元左右。2000年上半年情况比上一年更好,在施的房屋建筑面积达9.76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5.6%,其中新开工面积为3.11亿平方米, 同比增加8.9%,房屋竣工面积1.6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5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4%。由此可见,在房屋建筑领域呈现全面增长态势。从2000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了上涨的好势头,扭转了前两年下滑的局面,摆脱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正步入了一个平衡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个大环境给建筑业创造了一个发展的良机。当然,目前建筑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拖欠工程款,还有让利、回扣和垫资问题,即所谓“四把刀”。这是在我们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些极不正常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建筑业整体而面临的形势不错,但无论从行业外部到自身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几年我们的基本任务仍然是两条:一是继续构筑、完善建筑业领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主要是指全行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任务。虽然在某些领域我们转型比较快,但从整体来看,任务还没有完成。但转型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这是因为建筑业领域的转型是整个国民经济整体转型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这项任务要由政府牵头,全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运行才能完成。二是深化改革,调整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全行业的发展质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建筑业的现实状况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是手工作业比重大的行业,也是一个效益低下的行业。表现在生产规模虽大,但效益很低,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也很低。与国外相比,国外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4-5倍, 但效益水平却是我们的几十倍,所以改造我们这个行业的任务很重。
  二、根据建筑业面临的形势和基本任务,今后我们考虑要突出抓好几方面工作
  1、 继续培育、建立公平竞争、运行有效的建筑市场体系。近些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建筑市场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招标、投标弄虚作假,包括规避招标、假招标等。这样就把公平竞争、择优选择承包单位这一最基本的宗旨给丢了。因此,市场治乱、规范市场各方的行为仍然是目前政府要突出抓好的主要工作。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现在虽然有了《招标投标法》,但落实的具体办法还没出来,主要原因是上上下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从2000年底到2001年年初具体细则争取出台,至于建立健全法规,建设部和各省市都在做,尤其要对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完善。完善的目的在于分散在各个地方的招标投标活动集中的在一个场合,增加透明度,便于政府进行监督管理,防止暗箱操作。进一步规范有形建筑市场,有几层意思,一是把交易中心与政府的管理职能分开。交易中心只是给招标提供场所,其组织机构不是政府,也无管理职能,政府派到交易中心实施监管的人员也不是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另外,现在的招标仅局限于对工程的总承包进行招标投标,还须重视工程的分包工作。目前分包市场量很大,出现的问题也很多。二是要逐步解决条块分割问题,推进全国统一建筑市场的形成。目前建筑市场的条块分割是客观存在。有分割就有保护。解决条块分割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一个基本条件是国有企业要政企分开。现在各地方政府要保证当地企业有活干,就必然会形成保护主义,但这种状况要逐步解决。这是未来的方向,也是必然的趋势。三是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契约关系。这方面需要做的主导性工作是建立起以工程担保和保险为核心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这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市场的力量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规范履约行为以及规范其他经济活动,如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等。要建立一种制度使得市场上的各方活动主体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去履约、守信。首先从业主的支付保函和承包商的履约保函开始。四是继续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对不守规者,要加强治理。对市场中的突出环节,政府要组织力量进行整顿。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招标。对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承包商的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政府须加大力度查处。
  2、 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的监督保障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政府、社会及施工单位。为此,我们要做几件事,一是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做好配套文件出台的工作。如装修、装饰工程的管理问题。要把室内装饰纳入到我们的整个管理工作中来,把室内装饰企业纳入到我们的资质验收规范。二是对质量监督机构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监督力度。对现有的质量监督机构在进一步明确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整顿,清除不符合条件的监督机构。同时,还要把两项制度实施好,即: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三是抓好保证工程质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这是一个薄弱环节,一定要落实好这一监督保障体系,把它贯彻到规范工程监理。目前工程监理的覆盖面已很大,情况也比较好,但还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认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工程监理质量。为此,政府要对其进行规范,尤其要重视施工阶段的监理规范。在安全方面,要把安全条例推出来。建设部对此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经贸委要在原来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安全监督局。这样,安全口的行政法规,再加上各种安全技术规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就会比较完善。最后,对于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要严肃处理,包括对责任人和责任企业的处理,绝不应心慈手软。要通过严肃处理发生事故的企业来警戒各方共同注意安全问题。
  3、 积极探索、形成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全行业素质有机制。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是朝着技术密集、管理密集、资金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此,一要用信息技术来装备我们的市场管理、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目前,建设部已成立全国的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网,2000年底前已有近100个城市入网, 各省也在搞省域的联网。这为建筑行业管理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如项目管理用微机来管理,不但清晰便捷,而且客观准确,一目了然。二要用新技术、实用技术来改造手工操作。在目前手工操作比重还比较大的情况下,加快提高我们的机械化施工水平。近年来,一些大企业的机械化施工水平提高较快,但大企业中一些小型手持工具机械化水平提高较慢,如防水施工等方面。所以,要在提高大型施工设备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中小机具、手工机具的机械化程度。小企业还要从基础做起。在各地区成立一些设备租赁公司的方法是可行的。建设部正在搞使用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但力度还须加大。对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也须引起大家的关注。操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而当前操作人员的培训、上岗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度,所以反映出的问题很多。因此,我们主张三种模式:二是山东泰安模式,他们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手段,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并形成制度;三是江苏模式,这一模式须在理论培训上更好的落实。总而言之,我们要把好三道关;第一,要把好工地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关;第二,要把好工程中关键部位施工必须由中级工以上的人员施工关;第三,要把好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几年一次的技术更新关。至于怎样形成一种机制来保证以上工作的实施,有几种办法:(1)要确定劳务公司的资质,不允许企业在施工中用“散兵游勇”。(2) 劳务公司要分两级资质,不够水平的劳务公司没有资质, 其人员也就不能进入现场施工。(3)施工企业要将使用设备情况如反映。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以使企业达到预期水平。
  4、 调控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全行业的发展质量。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五”坟墓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其中结构调整是作为一个重点提出的。建筑行业的结构调整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行业发展近期出现的诸多问题、推动行业更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首先需要调控行业规模,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建筑业总量过大,建筑市场的供需失衡,是形成目前诸多问题的基础性原因。所以,压缩建筑业总量已成为必然。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办法:一是继续不批准新成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别是不批准新成立的国有施工总承包企业。二是把现有资质门坎提高,四级资质取消,增加特级企业,以一、二、三级资质企业为主体。目的在于把能进入一级企业的数量减少,把三级的标准定高。三是打击非法挂靠行为,只要抓到就严惩。
  其次,加快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大都是“大而全”、“小而全”,最富余的是人。而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集中度却很高。我们的企业看似规模虽大,实际效益不高。建筑部将通过资质来进行调整。为此,设有三个序列:(1)施工总承包序列:(2)专业承包序列:(3) 劳务分包企业。通过这一办法来形成一个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专业化施工,在项目上与市场结合。这是目前我们比较理想的模式。在资质出台后,通过三、五年的努力,让建筑行业形成这一格局。
  第三,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的步伐。目前,建筑企业仍然是国有资本占较大比重。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有进有出”,以减少国有资本在整个行业的比重为主导面。因此,我们大型骨干企业中,除极少数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的、继续为独资的国有企业外,大量的国有大企业,于少要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最好的股份公司。原因很明显,若在资本的构成上不调整好,不仅政企分开难以做到,集资搞活也很难进行。所以,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鼓励多种所有制发展,如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私人所有等。我主张建筑企业要走这样几步路:一要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目前地方企业在这方面也做得有些成绩,对于中央直属企业,我们要力图将一些政策能够用的尽量用。现在路子正打开,只是逐步落实的问题。对于企业自身后勤服务这一块可以把它做成独立核算的实体,面向内外两个市场,自找生路。而将企业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剥离”还包括将企业的离退休人员放到社会保障机构中去。二要分流富余人员。从大局着眼,分流一批人员对企业只会有益。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该分流的人员必须分流出去。现在有些地方已采取个人与企业解除合同关系、发给一次性补贴的办法来处理分流问题,这样被分流的人员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三是通过资产重组把内部的中小企业改造成专业施工公司或劳务公司。大集团中的大量中小企业通过合并“同类项”方法,全部变成独立的公司,面对内外两个市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求生存。小企业对集团而言是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中小企业根据自身条件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私人公司均可。四是整个集团按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按《公司法》重组。对此,我主张两种模式,一是国家授权的公司,即独资公司,主要从事资本经营,与属下的子公司是资产连接,对子公管理,就出资人出资额度的多少来行使股东权益。二是公司核心企业既是资本经营主体,也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但必须处理好一个问题,即必须与子公司在市场上及经营职能上有所划分。另外,占有有优势地位的大企业一定要居安思危,注意自身的调整,以求持续发展。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0563-2818518

请扫描二维码
打开手机站

[向上]